2017-06-27 08:46:00
因寄生蟲病引起的豬背皮膚異樣
近日,網名為“相知相惜”的養(yǎng)殖戶在網上曬出豬背皮膚異樣的照片,并求助。網友“鐘詩洋”表示此乃寄生蟲病引起的,需改善環(huán)境并進行體內驅蟲。事實上,夏季天氣濕熱且蚊蟲多,是豬場寄生蟲等疾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而由于養(yǎng)殖戶對寄生蟲的認知不夠,豬場在驅蟲方面仍然存在一定誤區(qū)。
病狀不明顯,容易被忽視
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(qū)動物衛(wèi)生監(jiān)督所袁欣娟等在《豬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》中提出,寄生蟲可以降低豬飼料報酬、影響增重速度等,但寄生蟲病臨床癥狀大多不明顯,很容易被忽視。
江西農業(yè)大學教授花象柏介紹,他總結目前對豬場危害較大的寄生蟲主要分原蟲、線蟲和體外的疥螨蟲三類。原蟲主要有弓形蟲和小袋纖毛蟲,弓形蟲能全身感染,可引起母豬流產,對豬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,而小袋纖毛蟲則主要引起腸道感染,線蟲則主要有蛔蟲和鞭蟲。
江西上高養(yǎng)殖戶李小林表示,他們豬場驅蟲都是自己去買藥,自己決定什么時候驅蟲,而對于驅蟲效果,除了蛔蟲等個體比較大,當豬拉出來后肉眼能看到,其余的寄生蟲驅蟲只能通過毛色來猜測,比如毛色亮一點,則認為驅蟲效果較好。
驅蟲須藥物與環(huán)境防控結合
既然寄生蟲可能引起豬場較大的損失,那該如何進行控制?武漢執(zhí)業(yè)獸醫(yī)師王巍提出,首先在引進種豬的時候進行隔離,檢查糞便等情況,再根據檢查結果進行驅蟲,確認無寄生蟲感染再轉入生產區(qū);其次豬場要實行封閉管理,因為貓狗等動物一旦攜帶寄生蟲,極易感染豬群,另外要定期滅殺蟲害,防止外源性寄生蟲入侵。定期進行寄生蟲檢測,根據不同季節(jié)和時期豬群寄生蟲感染情況制定合適的驅蟲方案。此外,還須做好衛(wèi)生清潔消毒以及提高豬群抵抗力等。
對于實際驅蟲方案,武漢新聯(lián)達生物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表示,利用2%伊維菌素+10%阿苯達唑+高效穿透劑TRT的藥物組合能殺滅蛔蟲、鞭蟲、結節(jié)蟲等主要寄生蟲的成蟲、蟲卵和各期幼蟲。利用吡蟲啉+中藥提取物+高效穿透劑TRT+溶菌酶能有效殺滅體內原蟲中的附紅細胞體,避免四環(huán)素類抗生素對豬群免疫力及繁殖系統(tǒng)的損傷。而利用10%磺胺氯達嗪鈉粉+TMP+溶菌酶的組合配方能顯著滅活弓形蟲。體外驅蟲則利用20%氰戊菊酯+10%伊維菌素+高效透皮劑的藥物組合,600倍稀釋,高壓沖洗槍小壓力噴淋豬身,至完全濕透,每頭豬約1公斤水。體內與體外驅蟲藥聯(lián)合使用,驅蟲效果顯著增強。
對于驅蟲方法,正大康地技術服務副總監(jiān)周春新表示,通常是一年驅蟲2次,主要有拌料和肌肉注射等方法。其中拌料是指將驅蟲藥混入飼料進行飼喂,通常是喂一周。而驅蟲期間,飼料中不拌其他藥物,避免藥效大打折扣。(據《南方農村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