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5-07 10:24:40
5月1日24時,西安市實現感染者全部清零,無在院本土及境外輸入病例。這意味著,西安市順利結束了4月2日以來的本土疫情,在“五一”假期也沒有發(fā)現新的本土病例。在這種形勢下,為什么還要進行全市全域核酸檢測?“五一”假期沒有外出的人員有無必要參與核酸檢測?公眾假期歸來要注意些什么?對此,記者采訪了西安市疾控中心科普專家胡妮。
記者:“五一”假期和節(jié)后西安市組織兩次全市全域核酸檢測,為什么?
胡妮:5月3日起,為全面排查疫情風險,西安市多個區(qū)縣、開發(fā)區(qū)開展了新一輪核酸檢測。為確保假期部分出行市民能及時參與核酸檢測,4日西安市多個區(qū)縣開展補充核酸篩查,共采檢1282.18萬人,結果均為陰性。臨潼區(qū)一例初篩陽性人員是在臨潼區(qū)高速路卡口發(fā)現的,經復查核酸檢測結果不典型,而且經過追蹤,實際為在外省務工時已確診,并已完成規(guī)范治療。這次檢測異常,應為體內殘留的病毒核酸片段引起,國內各省市發(fā)現的此類復陽病例均不具備傳染性,也不能作為本土病例。
“五一”假期,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,疫情傳播擴散風險高,截至目前仍有19個高風險地區(qū)、95個中風險地區(qū),加之假期人員流動性大、聚集多,隨著假期結束,外出人員陸續(xù)返回,疫情傳播風險不容忽視。所以“五一”假期及“五一”后安排了2次全市全域核酸檢測。第一次核酸檢測是考慮到“五一”假期國內多地反復出現聚集性疫情,且存在跨省外溢情況。西安市“五一”假期外省游客較多,且多為短暫停留,存在人已離開卻造成本地傳播的風險。第二次是考慮到隨著“五一”假期結束,人員將各自回歸工作崗位。一般情況下,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窗口期在48小時左右,所以安排了5月7日的核酸檢測工作。這都是為了更好應對全市最新疫情形勢,確定風險人員,做到早發(fā)現、早治療,也及早阻斷社會面的傳播。
記者:“五一”假期沒有外出的人員有無必要參與核酸檢測?
胡妮:全域核酸檢測工作,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“不漏一人,應檢盡檢”,這樣才能將所有的潛在風險摸排出來。病毒傳播不光存在人與人之間,物物傳染也是存在的。就算有些市民沒有出市,但是有可能與出市人員接觸了,或接觸了一些高危的東西,所以為了及早把風險摸排出來,全民應積極配合核酸檢測工作。
記者:公眾參與核酸檢測要注意什么?
胡妮:去核酸檢測前建議準備備用口罩,核酸檢測排隊時一定要全程規(guī)范佩戴口罩,具體包括:采樣時,應在工作人員做好手衛(wèi)生拿出采樣棉簽準備采樣時取下口罩,雙手拉住口罩耳帶不放,采樣結束后立即戴好口罩并離開;當發(fā)現口罩被污染時,建議立即更換備用口罩,換下的口罩扔進采樣點設置的“廢棄口罩專用桶”或密封后規(guī)范處理;如果沒有帶備用口罩,回家后摘下的口罩建議不要二次使用,需密封、消毒后丟到小區(qū)設置的“廢棄口罩專用桶”或放入塑料袋密封后丟棄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內。
記者:公眾假期歸來要注意些什么?
胡妮:大家旅行歸來后應自我觀察14天,一旦出現異常癥狀,要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,及時就醫(yī)并主動告知醫(yī)生自己的旅行史。歸來后,大家不僅要注意觀察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,也應盡量減少跟朋友的接觸,減少聚餐、聚會行為。這樣既是對自己的保護,也是對社會負責任。
另外,旅行歸來后,自我觀察要注意看看有沒有發(fā)熱、干咳、乏力、嗅覺和味覺減退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結膜炎、肌痛和腹瀉等癥狀。如果出現癥狀,但經過觀察后癥狀仍未消失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同時,從省外回來的市民朋友,在“兩站一場”及高速路卡口要配合防疫工作人員做好掃碼、登記、測溫及核酸檢測等防疫措施。
來源:陜西日報
編輯:牛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