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9-18 11:08:10
本網漯河訊 “走啊,聽專家講課去嘍!”9月15日上午,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(qū)空冢郭鎮(zhèn)前朱村顯得異常熱鬧,吃過早飯的群眾“吆喝”著,三三兩兩結伴,走進村東頭的省級“科技小院”豫垚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參加由省市兩級農業(yè)專家授課的2023年小麥播種技術培訓。
簽到、領取筆和本……在合作社培訓教室門口,聞訊而來的前朱村村民以及周邊種植大戶有序進場。不到9時,能容納80多人的培訓教室里便座無虛席。
“歡迎省里和市里的專家來我們前朱村講授農業(yè)技術!”首批獲得漯河市新型職業(yè)農民農藝師職稱的豫垚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總經理陳付枝簡短、質樸的開場白,讓與會者很快沉醉在農業(yè)科技知識的海洋里……
“土壤的酸堿性對糧食生產有什么影響?怎樣防治土壤酸化?如何科學施肥降低或減少土壤酸化?……”河南省小麥產業(yè)體系地力提升崗位專家、省農科院植物營養(yǎng)與資源環(huán)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水清站在土壤學的角度,結合對漯河市、源匯區(qū)以及空冢郭鎮(zhèn)的土壤現況和土壤酸化的研究分析,講解了播種期地力提升及土壤酸化防治技術,有的放矢傳授了測土配方的“真經”,讓與會者茅塞頓開。
你方唱罷我登場。漯河市首屆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、市農科院植保所所長、河南省小麥產業(yè)技術體系漯河綜合試驗站站長李世民圍繞小麥病蟲草害及防治技術,結合近幾年對空冢郭鎮(zhèn)及周邊鄉(xiāng)鎮(zhèn)的研究成果,詳細講授了當地常見病蟲草害的表現、危害,并一一開出了防治“處方”。
“發(fā)現病蟲害怎么辦?及時拍照上報是關鍵?!焙幽鲜】破战逃劁鸷邮腥程梦幕瘋鞑ブ行?、漯河市科技攝影學會負責人、攝影名家潘付堂以“如何用手機拍好照片促進病蟲害防治、實現糧食增產豐收”為主要內容,結合典型事例講述了拍好照片的重要性,寄語與會農民發(fā)現病蟲害做到細觀察、拍清楚、快上報、早防治、減損失、促增產、保豐收、增收入。
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籽。小麥要想高產,首要的是選好種子。漯河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所長趙永濤從小麥種子的選擇標準,到如何選購小麥種子,再到適宜漯河種植的小麥品種介紹娓娓道來,并根據今年麥收時節(jié)好多地方種子生產遭遇“爛場雨”的實際,通過問答的形式,提醒廣大農民選擇小麥種子要謹慎,做到一聞二看三摸,即聞聞有無霉爛變質等異味,看看種子外表顏色是否一致以及有無蟲蛀、雜質等,用手摸一摸種子是否有發(fā)潮、發(fā)熱、發(fā)黏等不正常現象。
“這培訓非常及時、太實用了,在家門口聽省市專家講課,真是受益匪淺??!”11時30分許,結束授課走出教室的參訓農民無不稱贊。前朱村朱西敖、朱榮安等村民意猶未盡,培訓結束后還圍著幾位專家問這問那,專家們也不厭其煩,耐心釋疑解惑,現場響起陣陣爽朗的笑聲……
據悉,此次培訓的主題是“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助力科技自強自立”,旨在有效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和小麥種植管理技術,將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落到實處,提高糧食產量,確保糧食安全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(郭勇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