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2-08 08:58:09
受本輪寒潮影響,6日起我國中東部地區(qū)自北向南陸續(xù)迎來大風降溫天氣。中央氣象臺6日發(fā)布寒潮藍色預警和大風黃色預警,多地氣溫“斷崖式”下跌,部分地區(qū)降溫幅度達10℃以上。那么,此次寒潮是如何形成的?當下正值冬油菜和冬小麥生長關鍵期,這輪寒潮會產生什么影響?哪些地區(qū)是重點受影響區(qū)域,又該如何應對?針對這些問題,記者采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。
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介紹,此次受寒潮影響所帶來的大風天氣主要發(fā)生在青藏高原及華北平原地區(qū),青藏高原風力雖大,但對于人口稠密的華北地區(qū)來說大風影響更大。而造成地面大風的物理機制很復雜,其中高空強風動量下傳和強冷平流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。
國家氣象中心生態(tài)和農業(yè)氣象室副主任李森告訴記者,此次寒潮對南北方農業(yè)生產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。北方冬小麥處于越冬期,耐低溫能力強,此次寒潮過程最低氣溫不超過冬小麥凍害耐受溫度,不會造成明顯凍害。但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油菜處于現蕾抽薹期,預計8-9日江淮和江南東北部等地最低氣溫降至-4~-7℃,可能導致部分晚弱或旺長油菜葉片皺縮、僵苗等,部分抽薹油菜出現莖稈開裂、幼蕾變黃變干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寒潮過程期間,南方地區(qū)降水較弱,不會出現明顯雨雪冰凍天氣,低溫、大風、雨雪冰凍疊加影響的風險低。
針對當前寒潮,李森就農業(yè)生產預防提出三點建議。一是做好油菜、露地蔬菜等作物田間管理。已成熟的蔬菜、溫棚果蔬及時采收上市。露地蔬菜、油菜等可采用秸稈、草木灰、谷殼灰鋪蓋的方式護根保墑防凍,有條件的地區(qū)可噴施有機水溶性肥料增強植株抗寒性。二是做好設施大棚、畜禽圈舍和水產養(yǎng)殖等防寒防風措施。冷空氣來臨前做好設施大棚的檢修、支撐和加固,有條件的可采用棚內套小棚、棚外掛草簾、多層覆蓋及電熱線加溫等措施保溫增溫。幼禽幼畜及生產母畜棚舍可采取地面鋪墊干草、掛好門窗簾等措施防寒保溫,同時做好疫病防控。水產養(yǎng)殖區(qū)加強水溫監(jiān)測,適當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,并檢查加固養(yǎng)殖水管等設施設備,做好水管防凍防裂工作。三是加強經濟林果管理。冷空氣來臨前,提前在樹冠下覆蓋一層10~20厘米厚的稻草或雜草,幼樹可用草扇或遮陽網包扎,在橘園、茶園等采用合適的材料進行熏煙,減輕凍害影響。
作者: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劉學